第1290章

      所以,扩大编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。
    只是扩大编制,就意味着增大财政负担,在生产力没有质的提升的情况下,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。
    因为人的本性,随着王朝的延续,编制本身就有恶性膨胀的趋势。如果朝廷不加以控制,反而主动放开,很快就会面临财政崩溃的恶果。
    想想二十一世纪的财政困局,他不能不谨慎。
   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。他现在是大汉的当家人,必须考虑周全。
    回到行在,伏寿已经准备好了晚餐,正和荀文倩、马云禄说着闲话。桥氏姐妹也在一旁,大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,小桥却笑得有些张扬,仿佛盛开的鲜花,娇俏的面容让人挪不开眼睛。
    刘协也不由得多看了一眼。
    感觉到了刘协的目光,小桥有些不好意思,躲到一旁去了。
    伏寿看在眼里,却没说破,淡淡的说道:“陛下,那个广汉来的秦宓会在宛城待多久?”
    “至少要待到新年之后吧。”刘协说道:“我让他在宛城转转,四处看看,然后还要再见一次。”
    “是这样啊,那臣妾就等陛下见过再说吧。”
    “你有什么想法?”
    “也没什么,就是觉得他才思敏捷,出口成章,或许可以请他教授皇子。他说话有趣,应该会比老夫子更受欢迎些。”
    刘协想了想,觉得倒也没什么不可以。
    秦宓的学问还是好的,进宫做个教习应该可以胜任。
    只是伏寿当着荀文倩的面问这件事,有刻意的嫌疑。
    “开饭吧,饿了。”刘协拍拍肚皮,大声说道。
    话音未落,小桥就带着两个尚食监的女官,提着食盒走了进来。打开食盒,热腾腾的香气从里面溢了出来。小桥忙着将不同的食物摆在各人的面前,摆一样,就报上一样菜名。
    自从曹彰入宫为郎,卞夫人的服务越来越专业了,已经发展到为每个人定制不同的食物,而且咸淡适中,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。
    她能代替丁夫人,成为曹操的最爱,果然是有理由的。
    刘协前世工作忙,这世工作更忙,所以没有食不言、寝不语的规矩。他一边吃饭,一边和伏寿、荀文倩交流情况,了解织坊、印坊的建设情况。
    唐夫人管理印坊是轻车熟路,没什么好说的。
    伏寿管理织坊却是第一次,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,愁得睡觉都睡不好,与刘协同房时抱怨了好几次。这几天听不到她抱怨了,刘协反倒有些不习惯。
    刘协顺口一问,伏寿还没说话,荀文倩先笑了。
    “陛下放心吧,皇后如今找到了几个得力帮手,不仅织坊的事上了正轨,还打算开染坊呢。”
    “哪来的帮手?”
    “襄邑。”伏寿轻声说道:“袁夫人听说臣妾奉诏负责织坊,就在襄邑找了几个熟悉业务的老匠师来,还带了不少上等染料。有他们帮忙,臣妾就轻松多了。”
    刘协恍然。
    襄邑是织染业重镇,专门为皇室服务的三服官就建在襄邑。多年的积累,那里不缺熟练工匠。陈留还有上好的染料,印染技术也是天下闻名。
    桥氏姐妹省亲时,曾与袁权有过接洽。伏寿提携她们,她们投桃报李,想帮伏寿,通过袁权招募熟练的工匠,也是情理之中的事。
    如此看来,伏寿不再是孤立无援了,皇后的尊严算是初步建立了起来。
    等袁衡或者桥氏姐妹进了宫,成了贵人,伏寿的地位也就稳了,他汲汲以求的局面达成了。
    荀文倩应该料到了这一刻,所以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想法,主动要求协助伏寿管理织坊。
    这当然是他乐见其成的事。
    合作共赢才是王道,天天撕逼太累了。
    天下很大,只要我的愿意能达成,每个儿子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封地,没必要为了盯着眼前的这点利益争得面红耳赤,头破血流。
    “文倩,长倩最近有家书来吗?”
    荀文倩收起笑容。“上个月来了一封,说是要去泰西封,和安息王沃洛加西斯见面,商量结盟的事。这件事要瞒着贵霜人,暂时不能公开,正式的军报里应该没说。”
    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无欲则刚
    刘协没有多说什么,转而问起了与西域有关的信息收集。
    相隔万里,西域具体的情况只能由荀恽、蒋干等人直接负责,他只关心他们能否合作愉快,能否取得想要的结果。
    如果不能,那就换人。
    虽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,但就粗略的印象而言,因为气候变冷的趋势,葱岭以西的几个帝国和大汉、罗马一样,也先后陷入混乱,自顾不暇。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互相之间结盟就成了常态。
    对春秋战国殷鉴不远的汉家士子而言,这种状态太熟悉了,简直是如鱼得水。
    “最近来宛市的胡商多么?”
    作为与邯郸、临淄齐名的大市,南阳宛市对胡商的吸引力也很大。尤其是天子移驾宛城之后,嗅觉灵敏的胡商蜂拥而来,抢先下注,宛市人满为患。
    南阳大族的反抗之所以不那么激烈,也和这些胡商有关。
    虽然失去了不少土地,却还没到弹尽粮绝的地步,他们的庄园得以保留,经济活动也在延续,只要努力,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。

- 新御书屋 https://www.u9mm.com